生活真有趣
——《人间草木》读后感
文/张琬钰(4G班)
“一定要爱着点什么,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。”
——题记
最近,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汪曾祺爷爷的《人间草木》,温暖的文字、有趣的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汪曾祺爷爷对大自然观察仔细,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小昆虫和植物,在感叹书本文字魅力的同时,我的见识得到了不少的增长呢!
你们知道吗?蝉有三类,根据叫声和长相,被分成了“海溜”“嘟溜”和“叽溜”。汪爷爷说北京的孩子喜欢用粘竿捉蝉,粘竿其实就是在竹竿头上涂了粘胶。妈妈告诉我,他们小时候在老家也用竹竿粘了蜘蛛网去捉蝉。想想都很有趣。汪爷爷给这些小昆虫取了很有趣的花名,比如瓢虫叫“花大姐”,黑蜻蜓叫“黑寡妇”,绿蚂蚱叫“挂大扁儿”。这些名字读起来多特别啊。
书本中介绍了祖母首饰盒中的琥珀扇坠。那一滴琥珀里有一只小黄蜂,小黄蜂在飞动的时候,一滴松脂滴下来,恰巧把它裹住。松脂在滴落多年以后,便形成了现在的琥珀。汪爷爷说人造琥珀总是缺少灵气,因为那些琥珀并不是偶然形成的,缺少了一份自然美。不得不感叹汪爷爷真是会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发现美的存在,感悟生活的情趣。
汪爷爷不仅观察仔细,文笔还很优美,温润如玉,能直击读者的内心。《槐花》是一篇很短的散文,开头是这样写的:“玉渊潭洋槐花盛开,像下了一场大雪,白得耀眼。”闭上眼睛,轻轻读读这句,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文字带给你的感动。他能把花开写得这么美丽,用词简洁质朴,却又给我深深的震撼。
在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:原来山丹丹自己是会记岁数的;原来在养蜂人看来荆条花蜜才是最好的;原来葡萄的卷须最耗养分,得及时掐掉;原来吃了辣椒的蝈蝈会更爱叫……太多太多有趣的事儿,我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去了解,去思考,去感悟。
汪爷爷说,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玩玩昆虫草木,对自然多些兴趣,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一花一草,在他的笔下生动而有趣,是啊,我只是在书中读到这些灵动的文字,便生发出对世间万物的好奇,想去探索更多的未知。
《人间草木》给人以不一样的力量,值得细细品读。只要我们能用一颗欣赏美的心去仔细观察这个世界,用爱去感悟生活,就一定能发现——生活,真有趣!
在离别中成长
——《城南旧事》读后感
文/童鼎(4G班)
童年是真中的梦,是梦中的真,是陪伴,是离别,是美妙的旋侓,回忆起来亦能携泪带笑。
——题记
林海音奶奶笔下的《城南旧事》用无尽的留恋与真切的爱,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童年往事,在主人公英子的叙述中,我“认识”了苦命的妞儿、善良的秀贞、勇敢的兰姨娘,但让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勤劳慈爱的宋妈。
走进书里,我决定和英子一起,跟随着宋妈去哈德门寻找丫头子。
丫头子是宋妈的女儿,刚出生不久就被自己的亲生爸爸卖掉了,听说卖到了哈德门的马车行。
天阴沉沉的,飘着鹅毛大雪,怪冷的。我与英子手牵着手,向哈德门走去。宋妈走在前面,脚步急促又坚定。我壮着胆子问宋妈:“小栓子是怎么死的呀?”宋妈眼睛顿时湿润,声音颤抖着说:“去年初夏的一个傍晚,我的‘苦命娃’饿了一天,还要去河边放牛,等人家发现时,牛在水里泡着,小栓子却连影子都......都没了.......”话还没说完,泪水早已淌过她布满皱纹的脸颊,落在衣领上。此时的我不敢多语,连连叹息着他们乡下人真苦,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没了。
进入哈德门,我们看到一户人家。宋妈停下脚步,回头对我和英子说:“我进去问一下他们见没见过丫头子。”
我与英子坐在小垫子上,等宋妈的好消息。“讲唔听,老婆婆,可见过一个四岁的小姑娘,家里大人是赶马车的?”“十岁?坐在马车上?没见过!”说罢,门就“咣当”一声关上了。我和英子听见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,“扑哧”笑了出来,真是好气又好笑……
雪越下越大,村子变得白茫茫一片。我和英子商量着一起玩雪。宋妈走过来,她的头上披着一层薄薄的雪花,眼里满是失望。我走上前去,握着宋妈那满是褶皱的手,凉凉的。她没有说话,继续往前走,背影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中。那远去的背影像是在诉说悲伤,又像在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……
故事的结尾,宋妈回老家了。离开的不仅是宋妈,在英子的童年往事里,兰姨娘走了,妞儿和秀贞消失不见了,最后,连最亲爱的爸爸也跟她永别了。看到这里,我想告诉英子:“别伤心,离别是新生活的开始,教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。那些曾经相伴,最终分离的人们,将成为我们生命里持久而美好的感动。”
合上书,城南的往事还在我脑海里翻滚,或伤感,或温馨。那些童年里的故人旧事像沙滩上的贝壳,晶莹纯真而又耐人寻味,值得我们细细品读。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……”婉转悠扬的这首《送别》在我耳畔回响。离别像一首诗歌,写满了温暖、善良与爱,教会我们成长,也终将让我们变得坚强。留住小时候的纯真和美好,让它藏于心底,成为最珍贵回忆的同时,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!
指导老师:李世豪
【文苑】栏目长期征稿,欢迎师生、家长投稿,形式不限,诗歌、散文、小说均可。邮箱:550603202@qq.com
编辑/燕子
生活真有趣
——《人间草木》读后感
文/张琬钰(4G班)
“一定要爱着点什么,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。”
——题记
最近,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汪曾祺爷爷的《人间草木》,温暖的文字、有趣的表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汪曾祺爷爷对大自然观察仔细,书中介绍了很多有趣的小昆虫和植物,在感叹书本文字魅力的同时,我的见识得到了不少的增长呢!
你们知道吗?蝉有三类,根据叫声和长相,被分成了“海溜”“嘟溜”和“叽溜”。汪爷爷说北京的孩子喜欢用粘竿捉蝉,粘竿其实就是在竹竿头上涂了粘胶。妈妈告诉我,他们小时候在老家也用竹竿粘了蜘蛛网去捉蝉。想想都很有趣。汪爷爷给这些小昆虫取了很有趣的花名,比如瓢虫叫“花大姐”,黑蜻蜓叫“黑寡妇”,绿蚂蚱叫“挂大扁儿”。这些名字读起来多特别啊。
书本中介绍了祖母首饰盒中的琥珀扇坠。那一滴琥珀里有一只小黄蜂,小黄蜂在飞动的时候,一滴松脂滴下来,恰巧把它裹住。松脂在滴落多年以后,便形成了现在的琥珀。汪爷爷说人造琥珀总是缺少灵气,因为那些琥珀并不是偶然形成的,缺少了一份自然美。不得不感叹汪爷爷真是会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发现美的存在,感悟生活的情趣。
汪爷爷不仅观察仔细,文笔还很优美,温润如玉,能直击读者的内心。《槐花》是一篇很短的散文,开头是这样写的:“玉渊潭洋槐花盛开,像下了一场大雪,白得耀眼。”闭上眼睛,轻轻读读这句,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文字带给你的感动。他能把花开写得这么美丽,用词简洁质朴,却又给我深深的震撼。
在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:原来山丹丹自己是会记岁数的;原来在养蜂人看来荆条花蜜才是最好的;原来葡萄的卷须最耗养分,得及时掐掉;原来吃了辣椒的蝈蝈会更爱叫……太多太多有趣的事儿,我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去了解,去思考,去感悟。
汪爷爷说,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玩玩昆虫草木,对自然多些兴趣,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一花一草,在他的笔下生动而有趣,是啊,我只是在书中读到这些灵动的文字,便生发出对世间万物的好奇,想去探索更多的未知。
《人间草木》给人以不一样的力量,值得细细品读。只要我们能用一颗欣赏美的心去仔细观察这个世界,用爱去感悟生活,就一定能发现——生活,真有趣!
在离别中成长
——《城南旧事》读后感
文/童鼎(4G班)
童年是真中的梦,是梦中的真,是陪伴,是离别,是美妙的旋侓,回忆起来亦能携泪带笑。
——题记
林海音奶奶笔下的《城南旧事》用无尽的留恋与真切的爱,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童年往事,在主人公英子的叙述中,我“认识”了苦命的妞儿、善良的秀贞、勇敢的兰姨娘,但让我最放心不下的是勤劳慈爱的宋妈。
走进书里,我决定和英子一起,跟随着宋妈去哈德门寻找丫头子。
丫头子是宋妈的女儿,刚出生不久就被自己的亲生爸爸卖掉了,听说卖到了哈德门的马车行。
天阴沉沉的,飘着鹅毛大雪,怪冷的。我与英子手牵着手,向哈德门走去。宋妈走在前面,脚步急促又坚定。我壮着胆子问宋妈:“小栓子是怎么死的呀?”宋妈眼睛顿时湿润,声音颤抖着说:“去年初夏的一个傍晚,我的‘苦命娃’饿了一天,还要去河边放牛,等人家发现时,牛在水里泡着,小栓子却连影子都......都没了.......”话还没说完,泪水早已淌过她布满皱纹的脸颊,落在衣领上。此时的我不敢多语,连连叹息着他们乡下人真苦,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没了。
进入哈德门,我们看到一户人家。宋妈停下脚步,回头对我和英子说:“我进去问一下他们见没见过丫头子。”
我与英子坐在小垫子上,等宋妈的好消息。“讲唔听,老婆婆,可见过一个四岁的小姑娘,家里大人是赶马车的?”“十岁?坐在马车上?没见过!”说罢,门就“咣当”一声关上了。我和英子听见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,“扑哧”笑了出来,真是好气又好笑……
雪越下越大,村子变得白茫茫一片。我和英子商量着一起玩雪。宋妈走过来,她的头上披着一层薄薄的雪花,眼里满是失望。我走上前去,握着宋妈那满是褶皱的手,凉凉的。她没有说话,继续往前走,背影消失在了我的视线中。那远去的背影像是在诉说悲伤,又像在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……
故事的结尾,宋妈回老家了。离开的不仅是宋妈,在英子的童年往事里,兰姨娘走了,妞儿和秀贞消失不见了,最后,连最亲爱的爸爸也跟她永别了。看到这里,我想告诉英子:“别伤心,离别是新生活的开始,教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。那些曾经相伴,最终分离的人们,将成为我们生命里持久而美好的感动。”
合上书,城南的往事还在我脑海里翻滚,或伤感,或温馨。那些童年里的故人旧事像沙滩上的贝壳,晶莹纯真而又耐人寻味,值得我们细细品读。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……”婉转悠扬的这首《送别》在我耳畔回响。离别像一首诗歌,写满了温暖、善良与爱,教会我们成长,也终将让我们变得坚强。留住小时候的纯真和美好,让它藏于心底,成为最珍贵回忆的同时,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量!
指导老师:李世豪
【文苑】栏目长期征稿,欢迎师生、家长投稿,形式不限,诗歌、散文、小说均可。邮箱:550603202@qq.com
编辑/燕子
办学理念:让孩子站在未来中央
培养(成长)目标:培养(成为)身体健康、人格健全、学力卓越,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, 敢于创造美好未来的中国公民。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华南路80号
电话:0755-66866333
http://vbs.vanke.com
Vanke Bilingual School, Longhua District, Shenzhen
Educational Idea: Let our children experience the future.
Training objectives: our students will become citizen of China with good physical health, sound personality, excellent academic abilities, patriotism,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he courage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.
Address: No.80 Huanan Road, Minzhi Sub-district, Longhua District, Shenzhen
Contact: 0755-66866333
http://vbs.vanke.com
学校网站二维码
QR code of school website
学校公众号二维码
QR code of school official account